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 裡要探討的問題看似普通,但是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和現在國家發展有重要的聯繫,比如說統一的問題,多民族的問題,大國的問題,都是中國今天的基本國情。這些 都是在中國古代史上逐漸形成的。自古以來, “統一”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是逐漸形成的。這裡要探討的就是歷史上中國是如何形成統一的;各個民族又是如何陸續進人這個統一國家,從而使這個統一國家 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國,如何在統一破裂以後,沒有例外地,都能夠在或長或短的時間之內回歸統一;怎麼樣在幾千年裡從一個低水平,低層次的統一走到今天這樣 一個比較高水平的統一,將來還要進一步有一個更高水平的統一。這個過程貫穿中國歷史幾千年之久,有相當豐富的內容可以探索。但是這個現象只有中國一家有, 在世界上缺乏歷史對比,中國人看來反而覺得當然如此,而為什麼形成這個狀況,探討理論的內涵做得相對不夠。
我準備從兩個方面,兩個線索來探 討。第一個是中國國土開發和國家統一問題。統一是國家形態,國家首先要有一定的領土作為自己的範圍,所以國土開發的步伐及狀況跟國家的統一是一個密切相關 的問題。第二個要探討的是民族發育和國家統一問題。各民族包括漢族在內都有一個發育過程,發育過程有時導致民族矛盾,怎麼樣使這些矛盾走向統一,從而使各 個民族一個又一個進入到統一的國家裡面來,構成一個大國,這也是一個重大問題。這兩個方面都是植根於中國社會內部,不是屬於外力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所以都 有相當長的發展過程,而這兩個方面的發展過程很多時候都是交叉進行的。

neomao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正如古代的“智者”不構成一個確定性的哲學派別一樣,活躍在 當代思想界的所謂“後現代理論家”也不從屬於任何一個確定的哲學派別。也許我們只能把他們理解為一些具有類似理論傾向的學者。顯而易見,不管這些學者在思 想上是多麼偏激或怪異,他們都無法繞過下面這個話題,即他們和馬克思的關係問題。正如法國哲學家德里達所說的“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 們願意與否,知道與否,他們今天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繼承人。 “ (注:德里達: ”馬克思的幽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頁第127 。 )這充分表明了馬克思遺產的普遍性和其無所不在的特徵。

neomao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創造美利堅文明的多源移民群體中,愛爾蘭人可謂獨樹一幟。同最早來到北美大陸創建永久性殖民地的英格蘭清教徒一樣,愛爾蘭人是來自與新世界一洋 之隔的西歐白種人。但他們大多因經濟窘困遠渡重洋,文化落後,身無長技,且信奉天主教,在很長時間裡為以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占主流地位的美國社會所不齒, 深受歧視和排斥。但是,愛爾蘭人並沒有因此沉淪或一蹶不振,而是以其特有的民族凝聚力和超凡意志,頑強地掙扎於美國社會底層,不懈地投身各項經濟活動,積 極參與市政建設,堅守並捍衛天主教信仰,從而使自己既崛起於美國社會又為美國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璀璨的美利堅多元文化添上了一抹濃重,亮麗的色 彩。

neomao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芬蘭一共去過兩次。第一次是2003年的9月,在位於赫爾辛基的聯合國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開國際會議,時間不長,而第二次則是在2004年在這個機構工作了四個月。

neomao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走向brutopia ?
Brutopia ,是唐老鴨故事中涉及的一個虛構國度。 “ Brutopia欲奪取世界統治權並試圖破壞美國經濟。

neomao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幾千年各地區之間各類形式的人口遷移,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屬於多族群國家。有的國家從歷史上延續下來就是多族群結構的政治實體,在跨國境的移民 過程中,從境外遷來的少數族群中也有一些成員得到了遷入國政府的公民身份。在有些國家(如西歐國家) ,遷來的外籍人已經在當地居住了幾十年甚至生育了下一代,他們雖然沒有得到遷入國的公民資格或“永久居留權” ,但是在事實上,他們在居住國當地社會生活中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甚至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具有以上這些狀況的社會都應被視為多族群社會。


neomao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